巴彥淖爾蒙古語意為“富饒的湖泊”,位于祖國正北方、內蒙古西部、黃河“幾”字灣頂端,總面積6.5萬平方公里。北部是美麗遼闊的烏拉特草原,畜牧業歷史悠久,戈壁紅駝是世界珍貴畜種,二狼山白山羊絨有“纖維之王”的美名。中部是雄渾壯美的陰山山脈,礦產資源富集,5萬多幅陰山巖刻被稱為“千里畫廊”。南部是沃野千里的河套平原,黃河流經345公里,年引黃河水50億立方米,澆灌著1100多萬畝優質耕地,是亞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區,素有“天下黃河、唯富一套”的美譽。300多個湖泊星羅棋布,黃河流域最大的濕地烏梁素海,是鴻雁的故鄉、鳥類的天堂。
????巴彥淖爾文化底蘊厚重,千百年來農耕文化、草原文化在這里交融發展,恐龍足跡、秦漢長城等歷史遺跡和蒙恬屯墾、昭君出塞等人文史詩,訴說著歷史的變遷。南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令人向往,一首烏拉特民歌《鴻雁》唱響大江南北。
????巴彥淖爾農牧業資源得天獨厚,地處北緯40度農作物種植黃金帶上,四季分明、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水土光熱組合條件好,是國家重要的糧油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有機原奶、葵花籽、脫水菜生產基地和全國第二大番茄種植加工基地,全國地級市中唯一四季均衡出欄的肉羊養殖加工基地,優質農產品出口93個國家和地區,貿易額連續十年居全區首位。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全市170萬各族干部群眾守望相助、團結奮斗,共同譜寫了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的壯美篇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經濟總量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0.8億元增加到現在的813億元,年均增長8%,高于同期全國平均水平。農牧業產值不斷提高,工業經濟支撐能力進一步夯實,服務業的帶動作用逐漸凸顯,經濟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不斷增強,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有了全面提升。對外貿易從無到有、蓬勃發展,甘其毛都口岸累計過貨超過1億噸,實現貿易總額近千億元,成為全國對蒙過貨量、貿易額最大的公路口岸。
第二個方面,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城市功能不斷增強,承載能力有了極大提升,全市城鎮化率達到54.9%,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提升45.8個百分點,城鎮建成區面積128.6平方公里,公路總里程22933公里,公路密度百平方公里達35.6公里,位居全區第四位。京藏、京新高速、包蘭鐵路、臨策鐵路橫貫東西,國道242北出蒙古國、南下廣西防城港,巴彥淖爾機場通達全國主要城市。農村牧區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全面加強,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高標準農田建設和鹽堿地改良成效顯著,70%的耕地條件得到有效改善,套區森林覆蓋率達到20%,被評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區和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市。
????第三個方面,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2018年全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0497元和17221元,分別為1978年的76倍和121倍。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710.5億元,是改革開放初期的1376倍。人民生活實現從溫飽向小康轉變,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
70年辛勤耕耘、艱苦奮斗,70年風雨兼程、春華秋實。巴彥淖爾的發展成就,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和黨的民族政策的無比優越性,更加堅定了全市各族干部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永不動搖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的發展一直牽掛于心,多次作出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為新時代內蒙古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們團結帶領全市各族干部群眾,對標對表總書記關于內蒙古發展的指示要求,把握時代脈搏,順應發展大勢,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化生態田園城市,實現塞上江南、綠色崛起的奮斗目標,全力建設綠色產業集聚區、生態文明示范區、鄉村振興樣板區、對蒙開放先行區、美好生活共享區。聘請國內頂級專家團隊參與,以國際視野科學編制綠色高質量發展、烏梁素海流域綜合治理、現代農牧業產業發展等規劃,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和市場化推動相結合,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路子,掀開了塞上江南、綠色崛起新的發展篇章。
????第一,我們堅持綠色興農、品牌強農,以現代農牧業的率先突破引領綠色高質量發展。把建設河套全域綠色有機高端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作為第一戰略來推進。一是強化頂層設計??茖W謀劃糧油、肉乳絨、果蔬、蒙中藥材、飼草、生物質能六大重點產業發展。二是堅持品牌引領。全面打響“天賦河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倒逼農業“四控”、減少烏梁素海面源污染,促進農產品品質提升,帶動優質特色農產品進入高端市場,實現農牧民增收致富。建立健全農畜產品生產加工標準和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品牌面世當年就榮登中國區域農業品牌影響力排行榜第二位。建立品牌授權和退出機制,授權的11家企業49款產品供不應求,帶動優質農畜產品價格上漲,農民增收致富?!疤熨x河套”系列產品成為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供應商品。三是做好科技示范。放寬視野,整合引進國際國內最先進的技術和生產經營模式,示范引領現代農牧業發展,建成美國金伯利農業示范基地,全力推動中國—以色列(巴彥淖爾)現代農業產業園和中國—以色列(巴彥淖爾)沙漠綜合治理示范區建設,正在創建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
????第二,我們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統籌推進烏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一是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緊盯生態環境保護重點領域、關鍵問題和薄弱環節,全面加強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二是把烏梁素海水生態環境治理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系統謀劃、統籌推進,全力推進總投資56.78億元的烏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保護國家試點項目,積極爭取恢復黃河故道,實施河湖連通工程,徹底消除烏梁素海生態隱患。三是統籌實施烏蘭布和沙漠、烏拉特草原、烏拉山等生態治理修復。
????第三,我們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初步構建起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綠色現代產業體系。一是優化產業布局,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在河套平原重點發展農畜產品精深加工、電商物流、高新技術產業,堅決不引進有污染的工業項目,切實守護好河套平原這塊凈土。二是推動礦山、冶金、化工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引進扶持了中糧、首農、圣牧高科、中核龍騰光熱、神華國能風電等一批重點項目。三是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加大石墨烯、新能源、大數據、云計算、文化旅游等項目引進建設力度,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
????第四,我們加快改革開放步伐,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倳泧谕袃让晒畔刃邢仍嚨娜椫攸c改革任務得到有效落實(積極探索建立可持續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完善龍頭企業與農牧民利益聯結機制、創新同俄蒙合作機制)。大力優化發展環境,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2018年營商環境評價排名全區第一,被評為浙商省外最佳投資城市。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開通了中歐農產品班列,內蒙古中西部首家保稅物流中心通過國家四部委聯合驗收,即將封關運營。中蒙國際礦能合作試驗區、國家級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等合作平臺建設加快推進,甘其毛都口岸通關能力進一步增強,2018年過貨量1908萬噸、貿易額234億元,再創歷史新高,開發開放經驗做法受到國務院表揚。
????第五,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下力氣解決好群眾身邊的、迫切的民生問題。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5個區貧縣全部摘帽,162個貧困嘎查村全部出列。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深入開展農村牧區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美麗鄉村建設成果不斷鞏固。教育、醫療、文化等社會事業有了長足發展,覆蓋城鄉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全面建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取得階段性戰果,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信訪維穩形勢總體平穩,民族團結、社會和諧、邊疆安寧的良好局面進一步鞏固。
????第六,我們堅持從嚴管黨治黨,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不斷提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展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引導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全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各級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進一步增強,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為民務實清廉形象進一步樹立,黨的執政基礎更加鞏固。
????事業凝聚人心,奮斗成就未來。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按照自治區黨委要求,團結帶領全市各族人民,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路子,為“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